今年以來,毛小兵、萬慶良、陳川平等貪官先後落馬。他們既曾任職於“重要崗位”,又都是“60後”,有“年紀輕”的優勢。
  文_本刊記者   李天銳
  9月17日,曾經的“政壇新星”,1961年出生的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、區政府常務副主席潘逸陽墜落了。
  34歲成為共青團廣東省委書記,40歲跨入省部級官員門檻,51歲入選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……潘逸陽的履歷頗奪人眼球。落馬前,他身在自治區常務副主席的重要崗位,已是蘇榮口中“年輕的老常委”,其仕途一度充滿了想象空間。
  就在潘逸陽落馬前4個月,王岐山首度表示,“要重點查處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”等四類幹部,形成有力震懾。廉政瞭望記者梳理髮現,中央紀委這一新策,已經貫穿到近期重大案件的查處中。
  遏制腐敗“增量”
  紀檢監察系統重點查處的四類幹部包括,十八大後還不收斂不收手的、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的、群眾反映強烈的、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。
  “十八大後還不收斂收手,主要是指在當前的反腐高壓下,仍然頂風違紀違法的。比如一些膽大的,自認為有背景的,還在繼續腐敗。嚴查此類幹部,旨在遏制腐敗‘增量’,傳遞了抓典型、除首惡,抓鐵有痕的信號。”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任建明等告訴廉政瞭望記者。
  記者發現,此類案件,大致分為頂風受賄行賄和違反八項規定等紀律兩類。今年5月,廣州市質監局局長梁建清被查。官方通報,他在“禁令”頻頻,“打虎行動”不斷的2014年春節,仍兩次收受一家房地產公司董事長林某送的現金。
  “財政局:領導4人,人均2000元。相關科室13個,人均1000元……”今年2月,昆明安寧市金方街道辦黨工委書記周喜材於去年中秋、國慶和今年春節期間,給領導送禮被曝光。據官方通報,周喜材用公款送禮問題屬實,收錢的市委常委、市委辦主任魏乾等3名領導被立案查辦,行賄者本人也被免職和移送司法。
  與前者相比,八項規定頒佈以來頂風違紀被查處的案例更多,類型主要分為公車私用、公款吃喝玩樂、濫發津補貼等。除了時任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、海南常務副省長譚力或出入飯局會所,或由私企老闆陪同打高爾夫為外界熟知外,交通部一名現任副部長也因大吃大喝受到黨政紀處分。
  嚴查“三多”幹部
  紀委查處的第二個重點,是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的幹部。“我理解,這裡面有三層意思,一是指紀檢機關收到、掌握的線索多;二是線索涉及的問題嚴重;三是有多個信源證實其有問題。”四川某市紀委常委透露。
  廉政瞭望記者發現,從抽絲剝繭的查處中,不斷獲得指向更高級幹部的問題線索,最終將大貪官拉下馬,在查處此類幹部時頗為常見。周永康、徐才厚等莫不如此。而這一過程中,同僚、家屬、商人,都成為當事貪官“折戟”的最後稻草。
 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。今年4月,先後任安徽滁州市長、市委書記的江山被查。此前,他的“得力干將”——滁州市政府原副秘書長黃修玉,在黃山的老同事、旅游局的“接班人”胡學凡先後“折戟”。遵義市委原書記廖少華落馬5個月前,與其過從甚密的湖南商人唐紹平就被帶走。
  “跋扈官”末路
  “鞭炮齊鳴,奔走相告。”近來貪官落馬後,上述情景越來越多地在其主政地出現,強烈地表達了民意。嚴查“群眾反映強烈的幹部”,正是指向那些欺上瞞下、膽大妄為、飛揚跋扈、民憤極大的官員。
  “曹鑒燎終於被抓了!”去年12月19日晚,時任廣州市副市長曹鑒燎被查一公佈,該市天河區冼村就響起鞭炮聲。在該村拆成一半的廢墟瓦礫間,村民喜笑顏開,互相道賀。事後證明,曹多年充當該區部分“村霸”的保護傘,並深度參與利益分配。另據知情人士透露,曹鑒燎任職之處,都有土地被其控制的情況。他自己曾叫囂:“我是小貪不貪,大貪就貪。”
  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落馬後,也被曝出斑斑劣跡。他膽大妄為,不僅“長期在酒店辦公”、還“與情婦公開同行”。他飛揚跋扈,曾“在上百人前像罵兒子一樣罵下屬”。其推動的“拆高架”、“砍梧桐”、“雨污分流”均引得民怨沸騰,甚至有人上街“散步”。但他始終聽不進意見,還曾因拆遷的事,在市“兩會”上與幾名院士起正面衝突,態度蠻橫。
  值得一提的是,嚴查此類幹部時,公眾的聲音越來越被重視。這種變化,還讓有的人不習慣。如申維辰在擔任太原市委書記時曾遭太原龍潭片區居民實名舉報,稱其在拆遷改造中存在問題。申落馬後,該片區部分居民一度“不敢相信”,次日才到昔日舊居所在地放鞭炮。
  防止“養虎為患”
  如果說查處群眾反映強烈的幹部,可以平民憤;查處“現在重要崗位官員”和“政壇潛力股”,則可遏制其濫用權力,防止帶病提拔。在保持體制健康的同時,更重要的是樹立了科學的選人用人導向。
  上述市紀委常委透露,重要崗位幹部,多為黨政一把手,及任職於權力集中、尋租機會較多部門的幹部,“他們多年來都是要重點盯防的”。
  過去,“貪官潛伏”的教訓甚為沉重。如從關於周永康的報道中,不難發現其很早就涉嫌違紀;劉志軍更是從1986年就開始受賄,此後25年間,其仕途不斷上升,從武漢鐵路分局局長,躍上鐵道部部長的寶座。
  今年以來,主政西寧、廣州、太原等省會的毛小兵、萬慶良、陳川平3人先後落馬。他們既任職於“重要崗位”,又都是“60後”,有“年紀輕”的優勢。其中,1964年出生的萬慶良,歷經黨政多崗鍛煉,曾是廣州最年輕的市長。有專家認為,將這樣的人及時揪出,可避免“養虎為患”。
  “越來越緊,越來越嚴”
  提出重點查處“四類幹部”,要追溯到今年5月初,王岐山與部分中央國家機關和中央企業、國有金融機構負責人座談時。當時,王岐山明確了“四類幹部”的內容,還要求,對反映幹部的問題線索要認真清理。
  5月26日,中央紀委副書記楊曉渡做客中央紀委官網時,再度強調上述內容,並將王岐山所提嚴查“不收斂不收手的”明確為“十八大後還不收斂不收手的”。
  對確定這“四類幹部”的依據,任建明表示,目前從事反腐工作的人力緊張,挑情節嚴重的,影響大的來打擊,能提高反腐效率,摧毀腐敗分子氣勢,對貪官起到更大震懾。而“四類幹部”的提出,應該來自各級紀檢機關在查辦案件中掌握的最新情況。
  武漢大學行政管理系主任李和中則強調,中央紀委反腐是全方位的。但在方法上,要全面推進,也要重點突破。新策體現出反腐的策略和方法。還有學者認為,這是“治標為主”策略的進一步深化。
  通過梳理細節,廉政瞭望記者總結出了查處“四類幹部”的三個特點。
  首先是處罰從嚴。一方面,對涉腐的“政壇新星”和“重要崗位”人員毫不留情。另一方面,針對十八大後頂風違紀的處理,更是從嚴從快,點名曝光漸成慣例。
  個別地方曾有議論:“公款發幾盒月餅就被處理,是不是太嚴了?”中央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二處處長方文碧在回應類似問題時,說了兩句話:“茲事體大”、“禍患常積於忽微”。方還透露,對這些不收斂不收手的幹部,要從嚴查處,而且要“越來越緊,越來越嚴”。
  其次,近期落馬的官員,絕大多數符合“四類幹部”中的多個特征。如毛小兵46歲主政西寧,前途看好,卻“表現得很狂”。此前在企業任職時,他被指借上市搞利益輸送,舉報不斷。
  “毛小兵兼具‘65後’、‘身在重要崗位’,‘被多次舉報,問題線索集中’等特征,占了四類中的三類,證明瞭提出嚴查‘四類幹部’的科學性,‘四類幹部’實際上涵蓋了絕大多數的問題官員。”上述專家表示。
  還有一個顯著特點是,在對“四類幹部”的查處中,民意的力量貫穿其間。“我們獲得的常規線索,就包含了群眾信訪舉報;幹部頂風違反八項規定精神,很多信息也是來自群眾。‘百姓反映強烈’的幹部落馬,更是‘開門反腐’的一大成果吧。”上述市紀委常委說。
(原標題:“四類幹部”:你還坐得住嗎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yttrs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